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比赛中,中国跳水队延续了“梦之队”的统治级表现,以包揽全部四枚金牌的辉煌战绩再度成为焦点,尤其令人瞩目的是,15岁小将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再现了东京奥运会时惊艳世界的“水花消失术”。
四金收官,中国跳水队展现绝对实力
本届世锦赛跳水项目共设男女单人、双人10米台和3米板四项比赛,中国队在首日比赛中便由曹缘/王宗源组合在男子双人3米板项目中摘得首金,随后陈芋汐/全红婵在女子双人10米台项目中以领先第二名近40分的优势夺冠,在单人项目中,王宗源和全红婵分别拿下男子3米板和女子10米台金牌,实现了中国跳水队自2011年以来对世锦赛跳水金牌的又一次垄断。
“队员们顶住了压力,尤其是年轻选手的表现超出了预期。”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在赛后表示,尽管赛前部分主力因伤病调整状态,但新老结合的阵容依然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厚度。
全红婵“教科书级”表现引全球热议
女子10米台决赛中,全红婵的五跳动作(107B、407C、6243D、207C、5253B)共获得四个满分10分,最终以458.20分的超高总分夺冠,这一成绩仅次于她在东京奥运会创下的466.20分世界纪录,她的第二跳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更是获得七名裁判中六人给出的10分mk体育,现场解说惊呼:“水花比一滴眼泪还小!”
国际泳联官网撰文称,全红婵的技术“重新定义了跳水运动的精度”,而美国名将威尔逊在社交媒体上感叹:“她让跳水看起来像魔法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全红婵在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这一以往稳定性稍弱的动作中也获得94.05分,证明其心理素质和技术短板已全面补强。
新周期备战:挑战与传承并存
巴黎奥运周期内,中国跳水队面临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,此次世锦赛中,27岁的曹缘和19岁的王宗源在男子3米板项目中形成“双保险”,而女子10米台则由陈芋汐、全红婵两位“00后”领衔,教练组透露,队伍将在下半年重点打磨男子10米台项目的单人稳定性,该项目此次由英国选手戴利夺冠,成为中国队唯一失金的单项。
国际跳水界普遍认为,中国队的优势在于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的均衡,此次世锦赛上,中国队选手的平均动作难度系数达3.4,高于其他队伍的3.1,而平均完成分则保持在8.5分以上。“他们的训练体系像精密仪器,”澳大利亚教练罗伯茨表示,“但更可怕的是,这些年轻人还在进步。”
跳水运动全球化进程加速
尽管中国队优势明显,但本届世锦赛也展现了跳水运动的竞争多元化,马来西亚选手潘德莉拉在女子10米台获得铜牌,墨西哥队在混合团体赛中首登领奖台,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主席赫尔曼指出:“更多国家开始重视跳水的基础培养,未来十年可能出现多极争霸格局。”
中国跳水队将于下周返回北京休整,随后投入亚运会备战,对于“梦之队”而言,包揽金牌仅是起点,如何在保持优势的同时推动项目发展,将成为更长远的课题,正如周继红所说:“我们始终敬畏每一场比赛,因为跳水的魅力就在于,下一秒永远可能有新的传奇诞生。”
(完)
本文为原创发表,并经本网编辑。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。